警方聯同中大舉行迎新防騙活動護「港漂」 提醒內地新生及家長警惕
香港中文大學於8月31日舉行「來港生歡迎日」,吸引逾500名內地及國際新生和約400名家長參加。校方特別邀請警務處新界南總區指揮官麥展豪、沙田警區指揮官陳樂生及副指揮官賴碧娥出席,向新生及家長講解常見騙案手法,並推廣警隊全新的「HKP Mobile App」。 警方數據顯示,單在沙田區涉及假冒官員的騙案中,內地學生受害人比例高達97%。調查亦發現,受害學生被騙取的金錢多數來自家長。為此,警方在新學年採取針對性策略,積極與區內大專院校合作,以保障港漂同學的財產安全。 為提升學生防騙意識,新界南總區聯同中文大學、海關、中國移動香港及本地銀行推出一系列防騙措施,於活動期間舉辦防騙講座,並將宣導對象擴展至家長群體,使其成為保護子女的堅強後盾。此外,中大亦鼓勵所有學生完成警方最新推出的新版「反詐騙網上學習套件」。特別是來自內地的新生,校方強烈建議他們在抵港前先掌握基本防騙知識,以提升警覺性。 麥展豪致辭時指出,去年涉及內地大專學生的電話詐騙案超過300宗,損失總額高達2.3億港元,平均每名學生被騙超過70萬港元。他強調,騙徒經常冒充執法人員,以「涉嫌洗黑錢」為由恐嚇受害者,並威脅「對外求助將牽連家人」,導致受害者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。陳樂生則提醒,必須警惕最新出現的「AI換臉詐騙」(深偽技術),騙徒會透過人工智能合成他人的樣貌和聲音,冒充親友或官員行騙。 活動現場,警方向學生和家長派發「警務處處長親函」,並設立防騙攤位,派發精美紀念品,包括香港知名品牌果汁,為學生在炎炎夏日送上解暑飲品。警方重申,打擊日益猖獗的詐騙罪案,必須提升學生與家長的防騙意識,並透過多管齊下的方式,降低內地學生群體的受騙風險。 為保護隻身來港、人生地不熟的內地學生群體,新界南總區早於2023年便籌辦 「護港漂計劃」,以「凝聚力量齊防騙,保護港漂齊發展」為主題,積極聯繫與港漂生活息息相關的社會各界持份者,將防騙資訊跨界別、跨地域性傳遞,務求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為港漂帶來防罪和防騙訊息,全面提高防騙意識。是次與中大的合作,正是「護港漂計劃」的重要延伸,體現警方與教育界攜手合作,共同守護新來港青年。 中大推動防騙教育與非本地學生支援措施 為保障新來港學生能夠在中文大學安全健康地學習與成長,協理副校長(學生體驗)及大學輔導長高永雄教授表示:「我們希望透過教育和預防措施,為學生營造安全的學習環境,幫助他們在未來的生活中有效防範潛在的詐騙風險。」 中大與警方保持緊密合作,並通過多渠道定期推廣防騙資訊,包括電郵、網頁、防騙短片和海報,確保學生隨時接收到最新訊息。這些海報覆蓋校園多個公共空間,如走廊、飯堂、洗手間及升降機,旨在提升曝光率和參與度。值得一提的是,學生事務處設有學習輔導主任,為懷疑遭遇詐騙的學生提供個人指導及諮詢服務,確保他們獲得適切的支持。 除了防騙教育,中大亦重視非本地學生的適應過程,提供多層次和全方位的支援服務,協助他們融入校園及香港生活。學校設有學習輔導主任,專責支援學生的學習與適應,並透過線上簡介會及《非本地學生指南》提供實用資訊,協助學生了解中大的學術文化、校園設施及香港的生活環境。開學後,所有非本地新生均會被邀請參加小組會面,讓學習輔導主任了解他們的適應情況,並提供個別建議。如遇到學習困難,學生可預約一對一諮詢,獲得在學習策略、時間管理、壓力處理及大學生活規劃等方面的指導,充分體現中大「以學生為本」的教育理念。 警務處新界南總區將繼續與區內大專院校保持緊密合作,並透過「護港漂計劃」及各類跨界別協作,持續致力為學生創造安全及支持的環境,讓每位學生都能在香港安心成長、茁壯發展。